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地市 -> 市县亮点
红寺堡龙源村:仨队伍助“六产业”提质增效
2024-05-27 07:34:04   
2024-05-27 07:34:04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  5月21日,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龙源村日光温棚基地,30余名妇女忙着采摘小番茄。该基地由450栋小拱棚改造而成,有72栋日光温棚,宁夏塞硒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“釜山88”小番茄。“在这个基地,龙源村村企联营发展村集体经济,增加村集体收入82.5万元,增加务工岗位300个、务工收入300多万元。”龙源村党支部书记马志有说。

  近年来,龙源村探索“1236党建+”模式,以党支部为核心、以村集体和群众增收为目标,发挥村干部、工作组和驻村工作队3支队伍作用,促进设施温棚、萝卜种植、山羯羊养殖、枸杞深加工、扶贫资产、高效节水等6个产业提质增效。

  龙源村是自治区“十二五”生态移民村,目前已迈入村集体经济“多条腿走路”的“新赛道”,村企联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。不仅改造了日光温棚基地,发展特色农业,还引进宁夏大河之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在龙源村建成枸杞原浆生产线,生产十余个品种的枸杞原浆,销售至福建、广东、上海等地,带动龙源村稳定就业45人,增加村集体收入22万元。龙源村还发挥传统养殖优势,依托龙源村扶贫养殖园区,按照“党支部+村集体+合作社+低收入人口”联农带农模式,村民罗成俊成立了吴忠市红寺堡区俊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,通过以贩代养的模式,在养殖行情低迷的情况下,准确把握市场行情,带动31户单双老户等特殊群体养殖山羯羊,每户年均增收9000余元,实现合作社和农户“双增收”。

  此外,龙源村盘活固定资产,将村里的枸杞晾晒场租赁给企业和338国道项目部,村集体经济年增收4.4万元。发挥“攒劲妈妈”李耀梅扶贫生产车间的作用,带领30多位移民群众增收。去年,该村将2200亩土地“小田变大田”,以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种植韩国长美萝卜,不仅解决了群众一家一户的用水难题,还增加了土地流转费,群众实现就近务工。

 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,村民不仅拿到了分红,而且村上为60至65岁群众缴纳了医疗保险。

  “2024年,龙源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150万元。”马志有说,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,我们会更好地带着移民群众增收致富。”(记者 杨志挺)

【编辑】:尤天竹
【责任编辑】:邵志权
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-2018 NXNEW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:750001 新闻热线:0951-5029811 传真:0951-5029812  合作洽谈:0951-6031787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2908244号
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(署)网出证(宁)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
工信部ICP备案编号: 宁ICP备10000675号-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宁B2-20060004
法律顾问: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:13369511100,15109519190